初次使用請點我 ⬇

如何找到醫師跟你說的衛教資訊

2025年9月4日 星期四

搞不清是顳顎關節障礙還是三叉神經痛?

 簡介三叉神經痛跟顳顎關節障礙差別

陳郁欣醫師
        內文有診斷標準跟檢查以及治療


三叉神經痛補充:


1.典型是血管(SCA上小腦動脈)壓到三叉神經,但也有自發性的,自發性為檢查找不到原因,目前推測跟中樞神經敏感化有關,其他可能原因為腫瘤壓迫的,多發性硬化症….(這些都可以在核磁共振上看到變異)。

2.三叉神經痛除了被誘發時突然的短暫的痛,有些人會有背景痛,持續長時間鈍鈍輕度的背景痛,然後誘發時出現尖銳的戳刺般更痛的疼痛。

3.三叉神經需要有影像診斷,診斷是否血管壓到神經,若壓到神經需要到神經外科處理。

4..有少數病人發作時間大多 > 2 分鐘(少數)。

5.大部分疼痛位置在 5-2 (粉紅色),或是5-3 (紫色)

6.藥物治療可服用抗癲癇藥物止痛(每顆藥物都有副作用,沒有一顆藥物零副作用,重點是監測以及在好處壞處間取得平衡)

7.附上ICHD3 診斷標準:

13.1.1 三叉神經痛 Trigeminal neuralgia診斷基準:
A. 反覆發作的單側顏面痛發生於三叉神經一或多條分支,分布不超過三叉神經支配區(如圖有顏色的位置),且符合基準 B 及 C
B. 疼痛符合下列所有特徵:
1. 持續從不到一秒到兩分鐘 
2. 疼痛程度重度 
3. 似電擊 (electric shock-like)、抽痛 (shooting)、刺戳 (stabbing) 或尖銳性 (sharp in quality)
C. 在受影響的三叉神經分布區會因無害(innocuous) 刺激而誘發 
D. 沒有其他更合適的 ICHD-3 診斷

備註:目前核磁共振要排N個月,若有類似症狀民眾可以到比較快排得到的地方諮詢醫師以及評估

顳顎關節障礙補充:


1. 絕大多數是會自己好的,但若變成慢性(超過三個月),很常伴隨共病:焦慮,憂鬱,頭痛,肩頸痛…..這些共病會互相影響,讓痛變得更難處理。有些人甚至合併纖維肌痛症。

        若是變成慢性的話,吃止痛藥基本上效果很差,建議連同共病一起處理,門診有提供乾針+針灸+注射複合式治療,以及找尋慢性疼痛根本原因的檢測(身體內部是否處在慢性發炎讓疼痛不會好,神經傳導物質異常,腦腸軸異常............)。

溫馨小提醒:拖得越久,治療時間越長,陳醫師會依據每個病人評估需要治療時間以及治療目標。

2. 顳顎關節重點在於注意事項(見延伸閱讀,有八篇:原因,注意事項,肌肉放鬆方法,初步自我評估....請認真看)。

3. 有些研究顯示顳顎關節障礙病人唾液中的可體松(cortisol 壓力荷爾蒙)會比一般人高,顯示了壓力以及身體處在發炎狀態。

4.顳顎關節障礙初期吃止痛藥(naposin)跟肌肉鬆弛劑兩周,以及遵守注意事項後,基本上會好。

5.
陳郁欣醫師

6.門診也有病人來詢問陳醫師是否需要去牙科做咬合板,基本上顳顎關節障礙的病人也常伴隨夜間磨牙,牙關咬緊,做咬合板可以減少牙齒跟關節的耗損。

7.門診最常被問到的問題:我在其他地方已經做過影像檢查診斷關節退化了,治療後退化會好嗎?門診治療可以改善疼痛,改善共病,讓你有生活品質,但已受損的組織無法長回。

PS不知道為何圖這麼糊, FB的圖沒有那麼糊

延伸閱讀


2.我是痛在頭後方,那是發生甚麼事呢?請看:後腦杓抽痛是神經痛嗎?

3.有沒有自我評估問卷評估焦慮指數,請看:焦慮讓疼痛更痛且難治療(2024更新) 以及理解焦慮跟痛的關係


分享給LINE好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