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使用請點我 ⬇

如何找到醫師跟你說的衛教資訊

2025年8月18日 星期一

長新冠對大腦的影響

為什麼有腦霧? 

        

        若染疫結束後三個月仍有症狀,可稱謂長新冠,常見症狀為腸道和神經系統的問題。研究發現,這些症狀可能與腸-腦軸的失調有關,並提出了兩個主要的機制來解釋這一現象。


常見神經學症狀

-腦霧                    -難以集中注意力

-頭痛                    -疲勞

-記憶障礙            -睡眠障礙/困難

-焦慮                   -憂鬱

-頭暈                   -關節痛和肌痛(肌肉痛)


腦霧問卷

-思緒遲鈍,思考很慢

-用一下腦就累了

-難以下決定

-有時候會覺得找不到正確的用辭或是句子

-容易忘記事情

-注意力難集中,易分心

-覺得腦袋裡常有嗡嗡聲

-覺得身體跟腦袋分家(感受不到身體)

PS 網路上大部分引用英文23題或是12題的版本,這邊列舉發生率較高的


為何會有這些神經學的症狀呢?

1.腸道通道蛋白(ACE2)功能異常

         - ACE2是什麼?  

          ACE2是一種在我們身體中幫助調節血壓和維持腸道健康的蛋白質。當CoV病毒感染時,ACE2的功能會受到影響,導致一系列健康問題。

           - ACE2影響腸道微生物  

          ACE2的功能障礙會引起腸道微生物失調,這樣的變化可能會影響腸道的健康,導致消化不良和其他腸道問題。

2. 腸-腦軸失調

        - 短鏈脂肪酸減少  

          腸道中的有益細菌通常會產生短鏈脂肪酸(SCFAs),這些物質對腸道和大腦的健康非常重要,可以想成細胞的養分。當腸道微生物失調時,SCFAs的產量會減少,造成腸道功能受損。

        - 發炎反應的增加  

          腸道的功能變差使得有毒物質能夠進入血液,這會引發身體的發炎反應。不僅影響腸道,還會進入大腦,導致神經發炎,進而可能引起焦慮和憂鬱等情緒問題。


主要發現

- 腸道問題的普遍性  

        長新冠患者在感染後出現腸胃症狀,如味覺喪失、食慾減退和腹痛,這顯示腸道健康與整體健康密切相關(每個地區發生率不同)。

-高比例患者同時有腸胃道跟大腦症狀

- SARS-CoV-2一直存在在腸道  

        研究顯示,SARS-CoV-2某些成分(外殼, RNA)仍在腸道組織中找到,這可能意味著病毒持續存在,影響腸道的微生物平衡。研究顯示,染疫超過七個月,仍在糞便中發現病毒RNA 。

那些人是高危險群:

-年紀大

-女性

-肥胖

-第二型糖尿病患者

-急性期較嚴重患者


會好嗎?

        大部分神經學症狀會隨著時間改善,老生常談建議抗發炎飲食,規律睡眠,要運動(都沒有人做到),如果上述症狀造成生活或是工作困擾,建議門診諮詢。

備註:Covid還會造成心血管風險篇幅關係,本篇僅介紹與腦霧相關症狀


求知慾好強!想要更了解腦跟腸胃發生甚麼事,可以看進階版:

病理機制簡述

1. 病毒感染:SARS-CoV-2通過ACE2受體進入人體。

2. ACE2功能障礙:感染後ACE2的功能降低,影響腸道和神經的健康,影響色胺酸(血清素的原料)吸收,以及降低抗發炎物質生成。

3. 腸道微生物失衡:ACE2的功能降低引起腸道微生物失調,影響腸道屏障。

4. 發炎反應:腸道失調引發炎反應,促使炎症因子進入血液。

5. 神經發炎:持續的炎症影響HPA(壓力調控)軸,壓力調控系統異常,導致神經系統的發炎。

6. 神經傳遞物質失衡:發炎影響神經傳遞物質,導致情緒和認知功能障礙,同時壓力調控系統異常也會造成憂鬱。

7. 神經症狀出現:患者可能出現焦慮、憂鬱和記憶…..問題。

8. 持續影響:這些症狀可能持續數月……,影響生活品質。


12個腦霧問卷英文版(每個翻成中文都很像)

Difficulty thinking,Cloudy thinking,Difficulty finding the right words and communicating,Feeling mentally fatigued,Feeling mentally slow,Feeling annoyed,Feeling confused,Feeling lost,Feeling detached,Feeling like you’re having an out of body experience,Feeling like your brain is buzzing,Feeling like your mind is numb


延伸閱讀

1.甚麼是抗發炎飲食呢?直接看:偏頭痛的食療&營養補充篇(2025更新)就算沒有偏頭痛,大方向仍是一樣的

2.聽說曬太陽可以讓情緒穩定,要怎麼曬呢?有沒有甚麼眉角?請看:阿嬤別怕曬,來點曬太陽養生法!(2025更新) 亞洲人普遍缺乏維他命D,不是阿罵也適合看!

3.壓力系統異常會發生甚麼事呢?請看:亞健康警訊:疲倦,焦慮,慢性疼痛!有四張圖:正常人,壓力下,不抗壓,燃燒殆盡,各個階段壓力荷爾蒙分泌量不同

分享給LINE好友 !